台灣位於亞熱帶地區,知名的潛點除了本島的東北角和墾丁地區外,幾個離島在潛水客的眼中也是一生中必去的點。在我外國朋友的心目中,最知名的是綠島,那裡的魚群相當豐富。小琉球相較之下並不是那麼知名,甚至還有不少台灣人也沒有去過。但小琉球有一個美名為「綠蠵龜的故鄉」,代表著在這騎車環島只要二十分鐘的小島周圍,有著為數眾多的海龜。另外朋友也號稱這裡能見度可達三十米,甚至「從水面可以直接看到海底的沈船」,讓那時候還沒拿到潛水執照的我相當神往,於是在取得資格之後,就決定首先要到小琉球一探究竟。

小琉球其實屬於屏東縣,因此從左營高鐵站轉搭計程車到屏東東港搭船,大約二十分鐘的航行時間。
進德大橋碼頭附近的進德大橋
東港船隻
船隻內裝時間是星期五早上九點,要前往小琉球的人並不多。
小琉球碼頭到達小琉球,乍看之下感覺蠻像高雄旗津的。
防水盒
先到民宿整理行李,稍作休息,同行的潛友開始整理防水盒。那個主要提供水密功能的墊片是需要清理上油的。在下過水後,打開殼子可能造成沙子沾粘在墊片上面,就很有可能造成進水。難怪時常聽到防水殼進水的事情發生,主要是保養的工作不夠確實。另外有潛友表示最容易造成進水其實是上浮的時候,因為壓力變小,如果墊片上有異物就會鬆動,讓水有機可趁。

準備就緒後,吃完中餐就準備開始接下來的船潛行程。
船這兩艘就是這三天要帶我們前往各個潛點的船。如果海象稍微不好,對會暈船的人來說(譬如我),是相當難熬的一件事。
施工堤防邊有在怪手在施工,希望不要影響水況才好。
固定索船上的氣瓶都會用彈性繩固定,不然船身稍微晃大一點就倒了。第一次船潛的我,常常都忘記先把它拆開再穿上BC,下場就是得脫掉再穿一次....
講解快到潛點時導潛會先說明這個位置的地理環境,包括地形還有水裡的流,並提醒一些注意事項。
下潛拉著定錨繩下潛。下潛的時間是越短越好,不用擔心溶氮量的問題,只要耳壓平衡做得好就可以了。
水底
水底的集結點。能見度這麼不好不是相機的問題,而是當時的情況就是如此!!說好的三十米能見度呢?!本來導潛就有預測說水質情況不會太好,但下去之後發現能見度只有三米實在是低於期望值太多,東北角有時候狀況還比較好....但這也算是一個難得的經驗,來小琉球遇到這樣的情況機率非常低,甚至有人表示這是他十幾年來這裡所遇到最差的能見度。(說不定是因為施工的蝴蝶效應影響,心中默默咒罵在出海口處挖洞的怪手)

不知名蝦子
螳螂蝦
大家都在找尋海龜的身影,無奈水中能見度實在太差,本來是很平常的事變得異常的困難。前面幾次的船潛,所有人都無功而返,後來開始有少數人匆匆瞥見海龜身影,就成為其他人羨慕的對象。在這個水況極差的情形下,能夠捕捉到海龜倩影的人,就宛如跟抽中樂透一樣開心。

船頭踏浪
我就是那個不幸沒抽到樂透的,即使緊緊跟著導潛還是連個龜殼都沒看到,只好把希望都寄託在明天的最後兩隻船潛。上來之後乾脆改坐在船頭吹吹風透透氣,坐在船頭破浪前進,跟著船身載浮載沉還真是一件心曠神怡的事。陣陣浪花打在腳上,就像是天然的按摩浴池,現在叫我背裝備走幾百公尺去岸潛都沒問題。

海龜上來呼吸潛店外的海灘,傍晚時可以看到海龜探頭上來呼吸。

一天潛四隻不是一件輕鬆的事,晚上寫完潛水日誌後,差不多十點左右就直接倒頭睡了。
日出

隔天早上的日出,以這樣的美景迎接一整天的行程還不錯。即使水況不佳,今天第一隻仍然決定下沈船,第二隻視情況去一個最容易有海龜的潛點。
潮間帶這裡是潮間帶保護區,每天限額300人。觀光可以帶動經濟,但是永續的環境更加重要。

沈船
沈船大約三十米深,平常能見度已經相較不好了,今天的情況則是更加的悲劇。但即使如此,穿梭在長滿青苔的船艙間,一邊緬懷永眠海底船艦的過去事蹟,仍然是相當不錯的體驗。
減壓模式
因為深度較大的關係,這隻進入了減壓模式。一群人拉著教練,跟著潛水表的指示慢慢上升,感覺體內的氮氣隨著嘴裡吐出的空氣漸漸的排出體外。

最後一隻氣瓶了,能不能一親海龜芳澤就看這把了。今天的水況比起昨天要來的好一些些,我們抱持著自我安慰般的心態跳下水。
海龜
大海龜

海龜總算是千呼萬喚使出來,這隻氣瓶總共發現了四隻。雖然能見度差了點,但是此行的目的也算是達到了。因為這次沒有搭飛機的問題,全部行程都安排了潛水,所以犧牲掉了在島上觀光的機會,例如珊瑚礁岩地形就是一大看點。島上也相當令人放鬆,騎車不用戴安全帽,也沒有紅綠燈,再加上小琉球距離台灣本島相當近,很適合週休二日來這裡度假。

下次再來拜訪的時候,拜託水質一定要好啊!